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7|回复: 3

六尺巷的故里桐城市 上演动人新版“六尺巷”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2808

回帖

3186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18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8 15: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尺巷的故里桐城市 上演动人新版“六尺巷”

2007年07月06日02时28分 <!--function: pub_date(yyyy年MM月dd日HH时mm分) parse end 0ms cost! -->  来源: <!--function source_without_pub_date() parse begin-->中安在线-安徽法制报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时礼部尚书张英劝导家人让地盖房的诗至今还篆刻在桐城市六尺巷的巷口,成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谈。今天,在六尺巷的故里,检察官耐心的劝导使一对7年来对簿公堂的堂兄弟各让一步,重归于好。

  位于桐城市沙塘路15、16号两位乡邻李玉亮和李春年,既是堂兄弟,又是姨表兄弟。但为了上辈留下的房屋从2001年开始闹起了纠纷,双方互不相让,踏上了历时7年之久的诉讼之路。2001年,李玉亮提出要对两家公用楼梯进行改造,并与李春年签了书面协议。李春年之妻方玉梅坚决不同意协议内容,双方发生纠纷并发生武力冲突

 2002年3月方玉梅以侵权为由将李玉亮告上法庭,并拿出土地证和房产证作为依据。这时,李玉亮才得知方玉梅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得该宗土地、房屋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遂向桐城市土地管理局提出异议。该局经调查核实,发现方玉梅在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过程中,伪造“李玉亮”签字,申报不实。桐城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4月17日作出“关于注销方玉梅01—248号《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批复”。方玉梅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同年11月,方玉梅向桐城市人民法院状告桐城市人民政府,打起了第一场行政官司。桐城市法院作出了维持桐城市人民政府行政行为判决。2003年1月,方玉梅上诉至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同年1月30日,安庆市中级法院行政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随着一场又一场官司,双方的积怨更深。李玉亮和母亲又将李春年夫妇告上桐城市法院,请法院依法判令按原协议履行,并确认分割调整后的产权归属。桐城市人民法院于同年2月29日一审判决原、被告双方于2001年11月24日签订的协议合法有效。李春年夫妇不服又上诉至安庆市中级法院。2006年6月19日安庆市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李春年夫妇在经历一次又一次诉讼并败诉后,精神和经济压力之痛无以言表,内心的怨结越来越大,他们认死也要为自己讨个公道,申诉到安庆市人民检察院。

  今年4月16日,桐城市人民检察院民行科收到了安庆市人民检察院民行案件交办函及方玉梅的全部申诉材料。办案人审查后认为此案不符合抗诉条件。他们本可给安庆市人民检察院发个回函就可以给此案画个句号,但是,办案人在调查中发现:此案并没有结束,双方的武力冲突正在升级。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办案人多次找方玉梅做思想工作。开始,方玉梅抵触情绪很大,认为又是一个“官官相护”的翻板。检察官一次又一次帮助她分析法院判决确认的是非和责任归属,详细解释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及有关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终于向检察官打开了心结,她认为李玉亮赢了一场又一场官司,全在于他有个当副市长的姐姐撑腰。

  解开了方玉梅的心结,办案人又与李玉亮沟通,希望李玉亮明白公用楼梯变更协议虽合法有效,但从房屋现场看依协议变更楼梯后,确实对方玉梅家的生活起居及房屋结构产生一定影响,请他换位思考。办案人又及时与李玉亮在外地工作的姐姐取得了联系,她知道情况后主动说做她弟弟工作让他让步。

  6月15日,双方当事人在检察官的主持协调下终于走在一起,多次心平气和在一起商量,就房屋改造、产权规属等问题双方都做了让步,达成了共识。日前楼房改造正在进行之中。这起普通的房产纠纷7年之后终于平和地画上了句号。 (车恂、赵丽、陶国萍)

<!--function: content() parse end 93ms cost!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

主题

44

回帖

55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55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2-2 22: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检察官热心协调双方各让一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12

回帖

1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1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9 22: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玉亮偶认得滴,人还好(十年前,喀姐还在农委时)。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7

主题

265

回帖

493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9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23 11: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尺巷”典故劝和桐城堂兄弟

<DIV class=article_info><DIV class=date>2007年07月22日00:30 [我来说两句] [字号:<A class=blue1 href="javascript:doZoom(16)"> <A class=blue1 href="javascript:doZoom(14)"> <A class=blue1 href="javascript:doZoom(12)">] </DIV><DIV class=source><DIV class="left pic"></DIV><DIV class="left text">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DIV></DIV><DIV class=ad_h_25></DIV><DIV class=clear></DIV></DIV><DIV class=article id=sohu_content>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劝导家人让地盖房子的诗句,至今还篆刻在他的家乡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的巷口。当时双方各让三尺地界而形成的六尺巷,几百年来已经成为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典范。
<I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images.sohu.com/chat_online/market/marketpip.html" frameBorder=0 width=350 scrolling=no height=250 bordercolor="#000000"></IFRAME>
<I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images.sohu.com/cs/button/zhongshi/2007/jufu.html" frameBorder=0 width=350 scrolling=no height=59 bordercolor="#000000"></IFRAME>
今天,在六尺巷的故里,桐城市的检察官们演绎了一出新版“六尺巷”:一对7年来因为房产纠纷一直在对簿公堂的堂兄弟,在检察官的耐心劝导下,终于各让一步,重归于好。

  堂兄弟为房产数上公堂

  居住在桐城市沙塘路15、16号的李于良和李秋跃是堂兄弟,为了上辈留下的房屋,兄弟俩从2001年起开始闹起了纠纷。

  早在1989年,李今、李百、李侦三兄弟共同购买了位于桐城市沙塘路15、16号的宅基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建成了三套三层门面房,每人一套。1990年房屋竣工后,李今将其所拥有的一套让渡给李百。几年后,李侦病逝,其所有的沙塘路15号房屋由其妻子和儿子李于良居住,李百所拥有的沙塘路16号房屋则由其大儿子李秋跃、儿媳方云美夫妇居住。当时房产证、土地证均没有办理。

  2001年,李于良提出要对公用楼梯进行改造,并与李秋跃签订了书面协议。方云美坚决不同意协议内容,双方为此发生纠纷。2002年3月,方云美以侵权为由将李于良告上法庭,并拿出土地证和房产证作为依据(后撤诉)。李于良向桐城市土地管理局提出异议,该局经调查核实,发现方云美在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过程中,伪造“李于良”签字,申报不实。2002年4月17日经桐城市政府批复,方云美的土地证被注销。方云美不服,将桐城市政府告上了法庭。2003年1月,桐城市法院作出判决,维持桐城市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方云美不服上诉至安庆市中级法院,被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场又一场的官司,使得双方的积怨越来越深。2005年,李于良将李秋跃夫妇告上桐城市法院,请法院依法判令按原协议履行,并确认分割调整后的产权归属。同年2月29日,桐城市法院一审判决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协议合法有效。李秋跃夫妇不服又上诉至安庆市中级法院。2006年6月19日,安庆市中级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检察官热心协调双方各让一步

  今年4月16日,桐城市检察院民行检察部门收到方云美的全部申诉材料后,经审查认为此案不符合抗诉条件。但办案人员在调查中发现,此案双方当事人的冲突正在升级。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办案检察官多次找方云美做思想工作,方云美慢慢向检察官打开了心结。原来,方云美认为,李于良之所以能赢一场又一场官司,全在于他有个在市里当领导的姐姐撑腰。听到这里,办案检察官便把了解到的实情告诉她,表示很多事李于良的姐姐事先并不知道,特别是当她得知弟弟李于良有过火行为时,每次都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

  解开了方云美的心结,办案检察官又与李于良进行沟通,希望李于良明白公用楼梯变更协议虽合法有效,判决并无不公,但从房屋现场看,依协议变更楼梯后,确实对于方云美家的生活起居及房屋结构产生一定影响,请他换位思考。检察官们引用“六尺巷”的典故,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和谐邻里关系重要性。

  6月15日,双方当事人在检察官的主持协调下终于走到了一起,就房屋改造、产权归属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各自都作出了让步,这起房产纠纷7年之后最终平和地画上了句号。记者发稿时了解到,目前双方有关楼梯改造正在进行之中,久违的亲情也在慢慢复苏。

  (文中当事人皆为化名) </DIV>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