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289
- 积分
- 2595
- 威望
- 24024
- 桐币
- 6644
- 激情
- 127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21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3-2

桐网嘉宾
 
- 积分
- 2595

 鲜花( 6)  鸡蛋( 0)
|
发表于 2009-2-24 18: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前面有朋友提及《澹园集》,那么我不妨在这里把其中关涉桐川会馆的全文引录如下,大家能看出多少则是多少。不过提醒大家不要对此抱多大的奢望,专述桐川会馆的文字未必少,但要就此来解此纷争,怕是困难。这样的争论,能少则少罢了。
! n; s" b0 B7 d6 B
* w: o8 b3 O# b
! ~* Q/ f7 ]: h 古造士必于黌校。孔子顾聚徒杏坛,论道淑人,以辅王教所不及,此后世精舍所繇始也。汉兴,郡国有夫子庙而无学,且不置博士弟子员。然诸儒各以经教授于乡,从者至千百余人。齐、鲁、燕、赵间,经术名家者鬰起。宋至元祐,学犹未兴,而四书院者独先有闻。盖以法为师,弟子或强之,有不欲,而出于乐学之心,则久而不废,亦其理也哉。
' C, ^4 r8 U0 O0 r 桐川之学,倡于何公省斋,耿共简、张甑山两公于此益倡明之。方本庵先生为两公门人,经明行修,不以汉儒所诣自安,而毅然以倡道作人为任。当是时,士之保残守陋者,虽其退舍,而往往以清虚自命。先生虑其高简茫昧,或为浮涎者之所讬,是以检束于身心者精,而教诫于朋侪者密。甚矣,先生之似吾恭简公也。
, ~, \# o% _: ]) I6 ], I0 I) }9 v 方士响臻,先生念乐群无所,乃筑至桐川,待共学者居焉。馆负城临流,据一方之胜。中崇实堂三楹,堂之前,荣奉夫子像于中。有先正堂,有尽心斋,有左右室,有更衣所,有餋正所,凡为祀往哲、群来学者,靡不备具。树以桐柏,群花翠筱,丛杂错出。川上植柳数百株,名曰柳坛。月会者二,岁大会者一。乡荐绅、孝廉、文学、父老子弟,以及鄰邑之贤豪,皆以时至。自是东之枞川,西之陡冈,精舍相望,而一以桐川为宗。兴起者益彬彬矣。
) Q5 o4 p: Z7 u' X; [ 先生间属余为记。余谓仲尼之学,载于学、庸、论语、易大传,下学上达之矩矱在焉。学者潜心于是即进之,语上何难?而不能者,亦足以寡过。倘道之未明,而摆落古人之形迹,适以为罪而已。先生坊学之末放,而冀以闲先圣之道,其意甚盛,惟学者勉之,循其言以共躏乎从心不逾矩之域。是地也,虽追踪杏坛可也,而四书院者勿论矣。余有言,无出所讲闻之外。而先生乡之先进,辈望尊而学术美,亦无待余言。聊书馆所繇作,而并系之岁月如此。: {; \1 q! Y7 e/ e7 N% Z
——(明)焦竑《澹然集·桐川会馆记》
& h- Y+ f ^) C* s% {* H
2 G% P; A: Z) R0 O9 r$ S[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9-2-25 10:5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