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父子宰相家训》给《槐树谣》灵感 5日晚10点多钟,潜山县黄梅戏剧团新编剧目《槐树谣》大幕徐徐落下,人民剧院千余名观众观赏完演出后久久不愿离开剧场,或涌到台前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或远远地向舞台上致以注目礼。 “六尺巷”的故事早就深入人心,黄梅戏《槐树谣》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演绎得如此动人心弦,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演出结束时,很多市内外知名人士纷纷走上后台,向该剧编剧、该团团长等表示祝贺,省黄梅戏剧院国家一级作曲、在音乐界和戏曲界都赫赫有名的精耕拉着编剧的手对记者说,采不采访我都无所谓,一定要好好宣传她,她创作了一部征服了观众的好戏。 精耕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作曲家,他的话确实是发自内心的,虽然他不是这部戏的曲作者,但看得出来他是非常真诚地为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诞生了一部好戏而高兴。 王训怀原是潜山县黄梅戏剧团的演员,由于年龄的原因,她从台前转到幕后,电影《天仙配》的作曲时白林、著名剧作家金芝均称赞她的作品“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像一篇抒情的散文诗”。6日,记者对受到台下观众广泛赞誉的大型清代古装黄梅戏《槐树谣》的编剧王训怀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谈谈创作《槐树谣》这个剧本的初衷是什么? 王训怀(以下简称王):这个剧本是副市长王强在一次文化会议当中,号召全市编剧要写好黄梅戏、打响黄梅牌。王强提出以“六尺巷”为背景,动员大家以和谐社会为主题多写好剧本。当时与会的人员都认为这个主题非常好。去年,安庆市文化局局长便带领全市知名编剧来到桐城“六尺巷”采风,全部由政府出资。采风一天结束后,其他编剧都回到了安庆,但是我留在了桐城。我认为,要想写好“六尺巷”,必须了解张宰相。“六尺巷”是宰相张英的真实故事,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只有张英家书中那脍炙人口的四句诗。历史研究情况如何,当时不知道。这就给编剧留下了很多创作的空间。留在桐城之后,我拜访了很多桐城的老学者,其中一位老学者把他收藏的唯一一本《父子宰相家训》赠送给我。回来之后,我就一直研究张宰相的家训,从中找寻信息。创作这个故事的灵感就是从《父子宰相家训》中得来的。而且创作这个戏时,我给每个角色都赋予了鲜活的个性。尤其是和县令,他有别于其它所有剧目中的官员形象,不是一本正经的清官形象,也不是如小丑一般的贪官嘴脸,而是一个和事佬的老好人,从观众的反应来看,这个角色还是很受欢迎的。 记:听说你以前是演员,怎么会转行当编剧呢? 王:首先是出于对黄梅戏的热爱,演员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能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10岁多时被招进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后,1972年便被送到市文艺培训班培训。1976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红霞万朵》时,我是其中一名演员。当时接触到时白林、王少舫等很多黄梅戏名家,他们优雅的谈吐、谦和的为人对当时初中没有毕业的我影响很大,引发了我的求知欲,于是找来很多名著等各种书籍阅读,不停地吸取知识。尤其是对古文很感兴趣。第一次写剧本时我还是个演员,在1998年抗洪抢险时期,需要创作一台反映抗洪抢险的小戏。由于时间紧迫,当时潜山县文化局分管副局长只给了自己一个晚上的时间。当时自己糊涂胆大,而且也被当时抗洪英雄的事迹所感染。一个晚上时间一边哭一边完成了这台戏的剧本创作。团里看到剧本后非常满意,立刻赶排出来。演出的效果非常轰动,台下观众都被感染得热泪盈眶。后来创作的《汉武拜岳》和反映农村题材的《天女河边》更是受到著名剧作家金芝的高度赞赏。 记: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在排练《槐树谣》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王:我们剧团的经济太困难了,但剧团里的每个人为了这台戏都全力以赴。没有资金,全团的人集资排戏。县政府也拨款给我们,我们都非常感动。而且这次黄梅戏艺术节规模高,每个人都以十二万分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这台戏中,很多人都身兼数职。这次的服装是我设计制作的,为了节省资金,服装向别的剧团借了很多,清代的头套非常贵,如果都去买要花一大笔钱,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用很细的毛线编织起来,年轻的就用黑色毛线,年老的就用灰色毛线。演员戴上我做的头套后,觉得非常舒服轻松,而且又为剧团省下了一大笔钱。 记者得知,演出结束后,有很多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给编剧本人或人民剧院打来电话,说“戏写得好、演得好,我们都看入迷了”等祝贺的话语,我国著名导演范继信给编剧发来手机短信说“细腻娟秀的文采给我无穷回味,充分展示了女性作者的秀丽,槐树贯穿全剧,匠心独到,一封家书从铺垫到展示,手法很巧……” “枝枝情脉脉,叶叶意柔柔”,这是王训怀在《槐树谣》里写的一句唱词,在采访结束时,我们把这句唱词转赠给她,祝愿王训怀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繁荣和振兴黄梅戏艺术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