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老街文化遗存丰富,如方以智故居、方氏九间楼(勺园)、左忠毅公祠、啖椒堂(左光斗故居)、姚莹故居、告春及轩(左光斗后裔左挺澄故居)、刘大櫆讲学园、马氏双桂楼、慎宜轩、六尺巷、相府帐房楼(应予恢复,即使是仿建)、姚鼐惜抱轩(应予恢复)、方苞故居(西大街)、桐城文庙等。再加上明清风格的老街,以及桐城中学里丰富的人文景观,这些都可以进行组团式的保护性开发、开发性保护,形成整体性的古城公园,并将桐城各地的旅游景点设专馆陈列介绍,分龙眠景区、嬉子湖景区、孔城景区、陶冲景区等等。在开发建设时,一定要保留或恢复明清风格(哪怕有的地方是仿建),形成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外地游人来桐,第一站就打到这个公园,花1—2天的时间感受一下桐城文化的精髓。再根据桐城旅游景点陈列馆的介绍,选择到桐城相关旅游景点参观。为增强游人的体验感、学习需要等,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如:可以将《宰相家训》等名人的家训印成小册子,名人的字贴、文房四宝、桐城文化相关书籍。节日期间,可以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景点搞一些演艺活动,让游人参与进来,等等。为分期建设桐城古城公园(或者称作历史文化名城公园、历史文化名城街区),要将市委、市政府逐步迁移到政务新区,将老城相关单位和居民分期迁出。10月4日上午我到桐城文和园(即桐城人讲的小宰相坟)看了一下,文物所所长亲自卖门票,10元一个人。从相国桥上去,有两个相距不远的小草棚,几个老农在卖小葫芦,以及矿泉水等。游客基本上都是自驾车来的。如此规模的文和园,显得比较寂寞。我跟那位所长讲,要是在江浙,文和园的门票可以卖到50元至100元,里面可以丰富的内容太多了,甚至沿路就可以搞一些游人农家乐活动,如亲自采摘大枣等秋果,亲自做做农家饭等。窥一斑而知全貌,桐城旅游基本上尚未启动。但桐城旅游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政府要积极主导,吸引外资、民资一起上。桐城旅游一定不能再寂寞下去,一定要有新篇章。我知道我写这个贴子,一定会有桐城人进来泼冷水,正因为泼冷水的人太多了,我们才看不到希望。我希望泼冷水的人少一些。一个城市的希望在于激情、在于憧憬。理性之光来源于激情之火,有了激情、有了理想,我们才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建设更加美丽的新家园。 [此帖子已被 桐溪桥畔柳 在 2006-10-7 9:53:2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