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桂楼往事
█ 盛季兰 说起桐城市西门内的双桂楼,知道的人不多,但说起清代桐城派殿军人物马其昶(通伯),知其名者定然不少。其实,双桂楼就是马氏家族世居之地,马其昶晚年辞去清史馆总纂即回归故里,居住双桂楼,读书会友为文。可以说,双桂楼是后期桐城派文风的传播地、聚散地之一。了解一下双桂楼的往事,对我们了解桐城派之所以承袭数百年之渊源,必有所益。
据马家第三代、原枞阳中学退休老教师马茂书先生回忆,双桂楼其实并非多层建筑而是深宅大院,有平房数十间,西与张姓相邻,东与左忠毅公祠相接,东西长约200米,南北纵深800米。今为桐城市房管会所在地。双桂楼风景明秀,环境幽雅,是读书学习的地方。大院内有两棵并立的桂树,每棵需两人合抱,枝繁叶茂,仲秋花季,香气袭人。另外,大院内还有一处微缩型花园,方圆不足两百平米,可它有山有水有桥有亭有洞。山为假山,水为池水,亭为祖父书斋,名为“抱润轩”,位于小花园东角,三面临池,有木制长格子窗十余扇,南门上方悬有“抱润轩”小横匾。室内布置简洁有序。临窗有一长书桌,桌上既无湖笔端砚,壁上亦无名家书画,两只藤制花几和两把藤制小椅,用具寥寥,其祖父会友为文多在此亭。后来,亲朋好友与慕名来访者,无不临亭伫立,久久始去。这样浓郁的书香氛围,无疑是家族子弟读书上进的好环境。
大凡世家,必有一套世代传承的准则,马氏家族亦不例外。先从辈分看:“树起其根茂,家隆自学兴”这两句含义隽永的十个字既是家庭的格言又作为子弟的辈分世代相传,马其昶有子四人,孙八人,均按辈分取名。读书、学习、打好人生基础如一根线,贯穿家族其间。再看其家训:双桂楼的家训是个“严”字。学习严要求:功课必己出,未完成者不得进食,潦草敷衍者必责于手心至肿;为文必字无可删,句无可削。为诗必抒真情,虚情必重写。生活严规矩:长者在座,必一旁伺立;长者嘱坐,亦必侧身前倾;同行有长者,必长者先行,己尾其后;叙谈必轻声细语,严斥喧哗,更斥戏言嬉笑。待人处事严诚信:巧言令色者必遭呵斥,口是心非者必重罚。
双桂楼还有一所高质量的私塾,设在大院前庭进大门西侧,学童为马家子弟。马茂书先生回忆说:“在我的记忆里,双桂楼曾聘过三位教席。先是殷纯夫先生,后是吴老先生,最后一次是贵池李敬夫(诚)先生。前两次我年幼未参加。从师李先生的有大姐秀蘅、大哥茂元、二哥茂炯、表哥方管(舒芜)和我。李先生高才饱学,文理兼通,以传播桐城派文风为己任。私塾上午习文,下午学理,晚上作文。李师在授课中从不停留在一般注家之通论,总要佐证桐城派前贤特别是先大父(祖父)之见解。在诵诗读文中,李师本着刘(大櫆)姚(鼐)相传之声调,不仅授以句读,且于抑扬中让我等在体会文理、辞气与神情中受到桐城派文风之熏陶。”就是这一届私塾,虽历经社会动乱,个人坎坷,后来却也出了两个大家: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副主编的马茂元和著名作家方管(舒芜)。马茂书先生本人青年时代投笔从戎,历尽坎坷后投入革命,奔大西南剿匪,赴朝鲜抗美,九死一生而无悔,转业后从头开始,执教于讲坛,成为德高望重的省优秀教师。倘无深厚的家学功底,传承的人格品质,恐怕也难以达到人生这一境界。
马先生还饶有风趣地写下一个故事,以说明李老先生不仅治学严谨且教导有方:
一日先生如厕,二哥将表哥一只脚系在课桌横档上左右摇摆如秋千,我等戏嬉若狂,忽然大哥大声连咳,我等不解其意,仍戏嬉如故,遂为先生所见。先生未申斥且默默为表哥解开带子让他坐好,然后要我等“过来”!大家面面相觑,准备受责。先生却和颜悦色指着表哥说:“坐久了,腿酸,跟我打个招呼,活动活动!我坐久了也会倒倒茶翻翻书嘛!”以这番合乎情理的家常话打消了我等紧张情绪后便问:“这主意是谁出的?”诚信是家训。二哥低头认了错。先生说:“老二的点子不对,你们也不阻止,在一旁看热闹,实际上是附和老二的。一事当前,不辨是非,随声附和,这是不动脑子的庸人!”我等连连称是。先生又说:“你们说,今天这事里有没有比随声附和更错的了?”说罢,神色凝重起来:“做人处世也应该表里如一,今天你们对我表里不如一。谁叫你们干这不如一的事呀?”老大毕竟是老大,理解先生意思快,忙答:“是我。”先生微笑着说:“是你?为什么?”大哥说:“我大声咳嗽,示意先生来了,让他们停止,不让先生知道。这实际上是让他们沾染表里不如一的坏习气。”先生说:“是这样。一个人应该有人前人后一样的品质!今晚作文题是《‘表里如一’论》。小四子(我乳名)默写《正气歌》。”边破边立,即事命题,是恩师李诚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解放后,李师曾任安徽省文史馆员。
从以上故事不难看出,双桂楼私塾有别于一般,它既有读书的环境又有高素质的教师;既传授文化又打造人之品质。可惜,这样一座有文化内涵的建筑,至今荡然无存。抗战中,日机炸毁十余间;战争频仍,家人拆去十余间变卖度日;解放后,残存的十余间为邻里借用。上世纪九十年代,房管会在原址建5栋6层商品房。
当然,我们研究桐城派学风,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从这点来说,双桂楼给我们的启示应当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