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23|回复: 0

[桐城史] 【桐城历史地理研究】嬉子湖地名正释 (一)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466

回帖

128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285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8-8-24 1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桐城历史地理研究】嬉子湖地名正释(一)
· 陈 海 晏 ·
嬉子湖地名正释
      “嬉子湖”—— 当地民间自古惯称“西河(湖)”,乃别境内另一条大湖(河),即合称为“东河”的今嬉子湖镇东岸的桐城市与铜陵市枞阳县之界河“白兔湖(河)”与“菜子湖(河)”。; G/ U& `1 i" f4 A; S( A. i
      下面,特列几个与我的观点相佐证的例子:# `) u" k2 O; a3 _; ?
     (1)、今嬉子湖镇双店村建国至今,犹存一地名,即人民公社时期的“‘西河边’生产队”,今称“‘西河边’村民组”。& \& J* E6 S5 a8 N
     (2)、原朱桥人民公社(1992年3月并入今嬉子湖镇)于1969年冬及以后各年,连续发动广大干群,战胜文革时期的物力、财力上的巨大混荒,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连续多年,持之以恒,愚公移山,在嬉子湖接纳龙眠河之汇合口的东滨,千军万马,硬凭一把铁锹、三尺扁担,这最原始的生产力,在今嬉子湖镇蟠龙村与朱桥村共辖的嬉子湖西岸湿地,开创了全公社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西河圩”,现仍为嬉子湖镇的千亩大圩之一,至今仍在全镇防汛抗旱、养殖种植、旅游休闲、绿化环保、调节气候等等上,永久性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8 r. w/ T* Z% y0 x6 g9 ~* Y: ]1 s8 q, y    (3)当今嬉子湖镇朱桥村也尚存自解放初期以来就有的地名——“‘东河’生产队”、1983年恢复乡镇一级政权后至今改谓“‘东河’村民组”。# Q4 i2 X) M3 q) H$ H( ]

- n. b: {2 ^2 P. f2 y$ [    所有这些均位于嬉子湖东西两岸湖滨的该镇各村、组的地名,当地人民却从不谓什么“‘嬉子湖(河)边’生产队”或“‘嬉子湖(河)边’村民组”、“‘嬉子湖’圩”等,也更未称过什么“‘白兔湖’生产队”、“‘菜子湖’村民组”等。0 {& X  T, _# W* j
    所以说,嬉子湖民间自古就是称嬉子湖为“西河(湖)”,而对白兔湖与菜子湖称则称“东河”。他们日常口语很少称“嬉子湖(河)”和“白兔湖(河)”、“菜子湖(河)”的,除非在正式的书面上,如镇村的公文(件)及地图、图纸、民间曾经存有过的书信与电报、现今孩子们的作文与日记等等。0 p; n$ F% `( z' B

. y( q. z* r6 v( q5 R- @
5 \' q& V7 a7 x, n2 {6 f
   嬉子湖自古系古桐国最大的水产养殖之地,今嬉子湖镇全境拥有桐城市规模最大的天然养殖湖泊,以及人工养殖水面即以圩口为主要形式的养殖水面逾10万亩,年均可产成鱼1.6万吨。& O0 |2 f# r3 K3 j8 J
) R$ O" J% m' ~6 C
  如此,古桐城县这条内陆湖泊应顺理成章地称谓为“西河(湖)”,为何蹊跷地叫成了“嬉子湖”呢,桐城市这段历史地理公案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 q1 Q8 Q" H3 @( d8 ?  原来,早在清康熙时期(1654年—1722年),为区别称谓浙江省杭州西湖,因自隋唐以来,江南杭州府即有地名“西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西湖别》等之作, 故康熙时纂修的《桐城县志》只得改时桐城县境内内陆湖泊之一、本应命名为“西河”的这条大河为“蟢河”,根据就是此字与“西”字声韵相近,故此名之。虽甚别扭,却也这样一直在清代与民国时期的古桐城县的各种公文、地图及其他书面上延用下来。
9 j7 D& P8 m) a" S  o& a    这乃自古代官方对“嬉子湖”的正式写法。清代、民国直至改革开放前,“嬉子湖”地名的官方写法,还有一种名为“喜河”,则是对地名“蟢河”写法的简体,在语言文字学上,我们也可称之为“异读”或通假现象。由此而衍生的当地不少地名与单位相应的有:清代与民国的“喜河保”、建国后人民公社与文革时期的“喜河大队”、 “喜河小学”(1998年并入今嬉子湖镇双店小学),改革开放以后的“喜河村民委会”(2004年8月并入今嬉子湖镇双店村)。
* }2 ^( z7 Z# b) ^5 Y" g3 n1 h( |# Y$ ]. [" w
* w  s1 H& g% u& i
     1985年秋,时金神区公所决定在其管辖的嬉子湖西岸的双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即双店村双店街设立“嬉子湖水产湖泊管理委员会”并挂牌成立,由区公所辖管, 群众俗称“渔管会”,这是“嬉子湖”地名历史性地正式出笼。
* G8 m4 _7 b6 F/ S    两年后,桐城县人民政府正式将金神区“嬉子湖水产湖泊管理委员会”升格为科局级单位,现称“桐城市嬉子湖水产湖泊管理委员会”,接受县、乡两级双重领导机构,人事权归县人事局。
       2001年10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原肖店乡成立“嬉子湖镇人民政府”。从此,桐城市一个新的地名——“嬉子湖(镇)”,正式走向了历史前台,她和英雄、聪慧的两万五千余嬉子湖儿女一起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金光大道,昂首阔步,永远前行。& H1 }9 ?6 v- y5 C4 N0 O' N0 C3 [
       2016年8月,在祝义才麾下的南京雨润集团的力主下,嬉子湖镇人民政府居住地由原居地——本镇的肖店村肖店街,乔迁至祝义才的家乡——桐城市嬉子湖镇朱桥村雨润集团全资建设的“嬉子湖风情小镇”。5 u6 g' B* ~4 F) x/ m
      所以,“嬉子湖”的得名, 并非后代的一些文人以及社会的好事者们,胡诌的什么因嬉子湖生长有状如蜘蛛的小蟹子而名。更有甚者,幼稚可笑地言说旧时曾有儿童在湖边嬉戏,你想,哪个江河湖海滩涂没有成人和少年儿童嬉戏、游乐呢?有的就干脆还说是清代桐城籍大学士张英曾在此嬉水得名等等,真的荒谬不经。
2 p" {3 L8 m  d3 H0 z; }3 y" ^    今日的嬉子湖镇,系桐城市的璀璨明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相继被冠为“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和“安徽省森林城镇”等多项荣誉 ,是全市名副其实的“旅游之乡”、“水产之乡”、“人才之乡”、“文化之乡”。
* T6 B- u0 `0 ]3 i  N3 e& l0 h. L% n% Z& _
                                  (2018年8月22日撰稿于嬉子湖朱家桥 )
6 u6 K8 v) |3 v4 {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