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眠龙=

作诗应该重律轻意,还是重意轻律?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论坛建设

QQ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8-6-27 00: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问题原本就不应该存在的。因为无论是“律”还是“意”,都是诗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果有人一定要认为“律”只是肉身而“意”是精神,那么我们也应该明白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说,肉身与精神都是不能乏缺的。

人们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诗词也一样,无格律不成诗词的。如果当真把格律放弃了,难道随便拼凑的文字就能称之为“诗歌”么?

至于“因律废意”一点,其实本无须提到正经台面上来的。因为“律”本身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束缚诗意,恰恰相反,它是为了诗意的更好表达与抒情罢了。不然,前人何必在玩弄风雅的时候偏偏还给自己强行套上什么根本不必要的条框呢?

只是初学者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又因为某些学习精神上的懈怠,所以干脆以“因律废意”为藉口,给自身学诗的所谓“不拘”寻求开脱的理由罢了。这一点,是万万不应该的。当“律”能得到很好掌握与发挥时,对于“意”必定也大有效益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

主题

562

回帖

998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998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6-21 14: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体诗词是有严格要求的,这也导致了古体诗词,尤其是词的僵化退步,宋词,清词的后期,往往注重与韵律之平整,不得不大量使用生僻字,使作品失去可读性。

个人以为,现代人写古体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即可,不必为了强求作品的韵律而失去作品的内涵。但一篇较好的作品,对韵律还是应该重视的,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普通话的问题,现在诗词多以按普通话的读法写就的,其实大可不必,有些字句按照方言读音也很好。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